三十三章一个好汉三个帮(第3页)
原来,黄家是萧郎的挡箭牌,鹤蚌相争渔翁得利,他没看起来那么好骗的,脚步轻盈的田秀秀,心情在寒风中很是舒爽。
不久,百户所小院里,亲卫插上火把,打来洗脸水,青盐盒子也放好了;萧夜起床洗漱,他去磨坊的时间到了。
晚起了半个时辰,萧夜走进磨坊,让亲卫倒入石磨磨眼的,两车石炭,还有那上百斤的果核。
黄家商铺的客房里,黄昌祖躺在柔软的床榻上,听到门帘外黄德山来报,萧夜又去了磨坊,不由得哼了一声,“我的这个四弟,就是性子耿直了点,犟牛按头不喝水,是该吃点亏了,”
一个敢于和鞑子对抗的百户军官,身份是低了点,但机缘巧合下有了一定的货源,还不擅于生意,这种捡来的的结义弟兄,说实话,不过是他一时兴起罢了。
兴趣可以随时改变,但其间商机的把握,黄昌祖还是很自得的。
有机会了,让他长点见识,这世道,没拴上铁链的狼狗,是不配成为大世家的外围成员的;没错,黄昌祖把这个三弟,仅仅是看做了自己今后把持家族的一个助力。
但凡达不到要求的,那,一个被缅怀的战死弟兄,也能增多煮茶言谈间的一份感慨罢了;在外历练的黄昌祖,需要的不但是帮手,还有被人羡慕的谈资。
在这之前,还是要先找到货源再看,无论咋说,他都不会吃亏的。
他身侧跪着的小丫鬟,正在少爷的胯下使劲地卖弄着,但耳边那阴冷的话,浑身一个哆嗦,差点就让樱桃小嘴,一口咬在纤细的肉棍上。
“你个劣货,小点劲,”暖烘烘的房间里,绸被软榻上,黄昌祖低声喝骂着。
13世纪,南宋、金、西夏、大理、西辽、蒙古、吐蕃等政权并存的时期,中国的军队已装备了手持火铳。
欧洲原始的手枪出现在14世纪,它是一种单手发射的手持火门枪,15世纪发展火绳手枪,随后被燧石手枪所取代。
光线昏暗的磨坊里,出现在萧夜眼前的第十二幅图案,是19世纪初才出现的,一种击发式后装弹多枪管旋转手枪,柯尔特左轮手枪,火帽击发式,使用口径10.16毫米的纸弹壳锥形弹头。
四个小了一圈的牛皮匣子里,纸壳尖头弹,萧夜数了数,依旧是每匣六十发。拎着沉甸甸的手铳,把弹丸匣子收好时,天色已经微亮了。
那些果核的作用有多大,萧夜并不在意,只要石磨能提供不断的火器,他已经知足了。就凭果核能让磨盘多出一种图案,还有那金册上的字迹,今后他还会大量的收集。
二斤半多点的手铳,被小六子带到了练兵场西侧的射击场,那里已经成了专门练习火铳的地方;“呯、呯,”比起石关火铳,手铳射击的声音要清脆,但射程五十步的距离,令那些试枪的亲卫,没了多大的兴趣。
该枪的弹丸,采用的边缘发火式枪弹,无专用底火,击发药装入弹壳底边缘内。边缘发火式枪弹采用底部封闭的突缘式筒形弹壳,击发药装压在弹壳底部边缘内的空隙处。
石关火铳的弹丸是中心发火式枪弹,底火位于弹壳底部中心的底火室里,也是后世军用枪弹普遍采用中心发火方式。
令萧夜想不到的是,手铳被带出石关屯后,竟然被黄家很快推出了仿制品,在大明帝国很快风靡一时,也在短时间流入了鞑子的手里。
当然,正品和水货的区别,就在于有效射程和弹丸侵彻力的区别。
无他,就是因为边缘发火式枪弹,大明工匠们的仿制能力,小窥不得。
第二天,萧夜去往田家商铺登门拜访,和彬彬有礼的田家小姐,商议购买一批采挖工具,以及接收那些矿料;而田家明面上换到的,不外是还没有到货的黑色丝绵大衣。
听到消息,已经和王大力交割梳妆镜、军弩的黄昌祖,很是沉稳地告诉黄德山,今后石关屯的黄灰泥,要全部收购,一点的余地也不能给田家。
“额,这个,少爷,”黄少爷的话,让黄德山明显地楞了一下,“我听王司吏说,现在黄灰泥的产量,是一月万斤,那是天气的原因,等到暖和了,一月会有两万斤的灰泥,是否全部收下?”
“这么多,难怪三弟那么肯定月万斤的供给,”黄昌祖脸色一沉,看来,不给这个三弟一个深刻的教训,将来是不好掌握了。
丝棉大衣的御寒效果奇佳,尽管田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下了订约,但他还是不想放过,自己的三弟,收拾一顿再给点甜头,应该是会觉悟的。
一秒记住新域名 m.7kzw.org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